刚出校门或者毕业才一两年的年轻人,你们此刻也许遇到了很多令人头疼的问题。不再是被人照顾着、管教着的学生,你自由了,但同时你也必须自己承担所有责任了。不安、无助的你,是不是也在寻求一位长辈,能给你一些建议?
如果你是一位刚出校门或者毕业一两年的年轻人,那请你一定耐心地读完它;如果你已经是一位长辈,那就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你身边的年轻人吧,也许能帮到他。
为什么要专门给刚出校门的年轻人写封信呢?因为你现在正在经历的这个时间点,是人一辈子遇到的几个重要的转折点之一。另外的几个转折点则是在此之前的进入大学,以及此后的结婚、生育以及步入老年。
对于正在走出校门,进入到工作中的青年朋友,我首先想说的是,恭喜你们,你们不再是孩子、不再是学生,离开了那个默认“你们需要被照顾”“你们需要被管教”的环境,进入了一个广阔的世界,成为了一个独立生活的人,你们自由了。
或许你在毕业之前,已经盼望这一天很久了。30多年前,我也有同样的想法,后来我又接触到无数的大学生,他们在即将离开学校时,也都在憧憬未来自由的日子。最直接的一点,以后不用再被宿管阿姨管着了,大功率电器想怎么用就怎么用,不用担心宿舍楼的保险丝跳闸;流行音乐想放多吵就多吵,不用担心同学吵架;以后多晚想回家就可以多晚回家,甚至可以和女朋友或者男朋友一起生活。
但是,真到了毕业典礼结束,收到限期离校搬走通知时,很多人才发现,当初的憧憬无影无踪,反而还有些许不安。兴奋是短暂的,随后的失落却会持续很久。接下来,年轻人会遇到一个接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,每一个看上去都很普通,却可能让你觉得头痛不已。
1.切断与过去学生生活之间的脐带
首先第一个问题就是,如果你不是在自己老家的城市上大学,那么现在就需要自己找住处了,不再会有老师或者学校的工作人员帮你。
我虽然第一份工作在北京,毕业后住回到了家里,但离开宿舍的失落心情却经历了好几次。到美国读博士的时候,从到学校的第一天开始,我就需要为找到自己的安身之所费心。后来,我太太毕业工作,离开了学校,又需要到一个离学校50英里远的小镇去找公寓,好在华盛顿附近的公寓很多。但是,等到我自己毕业,要到2500英里之外的地方去工作时,找房子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了。
我之所以从房子、搬家说起,因为这件事可能让所有的人想起来头都大。每年夏天,“第一次租房能有多难”这一类的问题就会冲上热搜,一千个人有一千种不同的经历,而里面又有一千零一个坑。这类热搜下通常都是各种吐槽的帖子,从高租金到黑中介,再到奇葩室友,即便你已经十二分地小心了,还是可能租到有问题的房子。
不过,我也想告诉你,搬家租房这件事是每个人成长过程的一个必要经历,也是人进入社会后学会照顾好自己的第一步,我称之为大学生迈入社会的奠基礼。一方面,处理好这件事,标志着一个年轻人能够独自应对基本的社会生活了。另一方面,也是更重要的是,它标志着我们切断了和过去学生生活之间的脐带。
我和我太太刚到美国时,只有四个箱子,生活几年后,有了两屋子的家具,离开马里兰的时候,又回到了四个箱子的状态。从两间房子的家具重新回到四个箱子,卖掉的不仅仅是日用品,也是过去的生活方式和习惯。
这件事情告诉你,那个会宽容待你的学生时代结束了,以后所有的责任你必须自己担起。很多人到了30岁还是妈宝男、妈宝女,一个原因是他们从来不曾和过去靠父母照顾的生活有过切割,甚至有的人毕业找房子这件事都是父母出差帮他们解决的。
在大城市里租房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经济上的压力首当其冲。我从互联网上找了一些数据,从2021年春季应届毕业生的数据来看,全部应届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仅为6000元,即使是清华应届生,平均月薪也不过1.7万,而在北京排到第三名的人民大学,应届毕业生的平均月薪就只有1万了。
我又了解了一下北京的租房信息,如果你要想在四环和五环之间实现整租自由,月薪至少要达到2万以上,这还不是最好地段的行情。上海深圳也不便宜,即便不是一线城市的杭州,要能自己整租房子,月薪也要在1.5万元以上。也就是说,应届毕业生只靠自己租房完全没有可能。对大多数人来讲,找一个室友是唯一的选择。
2.以成年人的姿态与人相处
但是凡事都是有成本的,通过合租降低租房成本时,多一个室友就可能带来新的不方便。在大学里,再难相处的室友至少还是同学,大家生活节奏都差不多,更何况如果室友做事情太过分,好歹上面还有人管着他。
但是合租室友通常是陌生人,产生矛盾的概率不低,种类也很多样。更糟糕的是,如果出现了矛盾,只能你们自己解决,不会有人来居中调停。我不知道如果遇到这种情况,你是否会怀念过去有宿舍管理员的时光了呢?
我在美国遇到过很多室友,除了中国人,还有印度人、北美人、欧洲人、泰国人和越南人,在生活习惯上很容易有摩擦,从分享洗澡的时间,到共享冰箱的空间,这些看似很小的问题都需要妥善处理。但另一方面,室友们也会帮助我,特别是在我还没有汽车的时候,他们会捎我去买菜。
如果你能做到和各种人共同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相安无事,那么在单位里,你即使和同事会有矛盾,也不至于闹到无法解决的地步。另外,除非你住的是高级公寓,否则房子一旦出了状况也很麻烦,很多时候你要自己解决,有时你可能还要看房东的脸色。最后在要回押金时,总不免和房东要争吵。如果你租了私人的房子,退租后还能和房东做朋友,说明你的情商相当不错。
无论是处理和室友的关系还是和房东的关系,都可以看作是人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,因为这也许是你第一次完全以成年人的身份,在和你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上与陌生人建立起稳定的关系。
3.迎接随时随地的“考试”
走出校门后遇到的第二个挑战是,不会再有学校里的那种考试了。也许有人会觉得,这不是好事吗?其实很快你就会发现,在单位里,更多的“考试”接踵而至。
每当第二天要向老板汇报,头一天的晚上通常是无法正常下班的;年中和年底的单位考核给人的压力一点不亚于过去的期末考试。更让年轻人措手不及的是,在工作中会出现太多没有事先通知、无法准备的考试。在学校里考试没考好,90分考成了70分,无非是成绩单难看点;但在公司里,如果老板期望你做到90分,你做到了85分,他可能会批评得让你抬不起头来。
更糟糕的是,过去的考试好歹还有一个标准答案,老师再不喜欢你,也不能把你答对的问题改成错的。但在单位里,你不仅不能保证领导是公平的、领导的看法是正确的,也不能保证是否会有同事使坏。很多时候当你拿到一个不满意的年终评语,发现奖金少了很多,祸根可能是这一年中的任何一天不小心埋下的。
一个年轻人过去在学校里习惯了一年四次公开的、可以复习的、相对公平的纸面考试,发展到能够应对工作中随时随地的、未必公平的各种考试,便是实现了自己一项重要的成长。
4.下班时间决定一个人的职业发展速度
最后一点要提醒你的是,走出校门之后,时间的管理就变得非常重要了。在学校里,大部分同学的时间其实都被学校安排好了,上午上课,下午锻炼,晚上自习,周末如果有时间,就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。不同的人之间的差异,每天不会超过一个小时。你想晚起固然不行,早睡也没太大可能,因此在校的学生相对不太需要为自己的时间管理操心。
但现在你走出了学校,不用一大早去上课了,但因为通勤的需要,可能要比在学校时起得更早。而且单位里也很可能没有午休,这对很多中国人来讲可能会很不习惯。有的单位比较人性化,比如腾讯允许员工带一个折叠床,午后休息一小时,但大部分单位没有这个条件。我在大学毕业后,花了一年才习惯没有午休的生活,我喝茶和咖啡的习惯也是那时养成的。对于刚进入职场的人,如果没有午休,下班后再坐一个多小时地铁通勤,到家了一定累得要死。但这时,你是躺倒,还是再做点什么有意义的事情,一年后就能看出差别了。
下班后做什么,几乎决定了一个人的职业发展速度。很多人下班后回去聚餐,或者和几个朋友去喝啤酒、打游戏,毕竟累了一天。我身边很多人也是这么做的。不过,如果你能利用好每天晚上的时间,你的人生将会完全不同。
我本科毕业后,每天晚上到家和大家一样累,但是我会看书学习4个小时,每天如此。后来研究生毕业留校,不再需要上下班通勤,我会每天晚上看资料、写论文。我在国内发表的所有论文都是下班后晚上写的。后来到了谷歌,虽然一开始总是工作到深夜,但是周末有时间,我依然要学新的东西。过好下班的生活,不仅仅是为了抓紧时间,也是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。
小结
当然,我知道讲了这么多你可能记不住,最后给你总结出5点建议:
1. 在找房子时,最优先的是便利性,便利性的优先级高于价格、高于房子的大小,千万不要找一个很宽敞、条件很好但是单程要两个小时以上通勤时间的住房。
2. 找室友时,不求他是一个多好的人,但是他一定不能是一个处处占便宜的人,否则即使你心胸再广阔,心里总会不舒服,时间长了很难相处。
3. 下班之后干什么,决定了人职业发展的速度。
4. 随时准备接受单位的各种考试。
5. 你可能需要和过去告别。
一个人究竟是怎样成长的呢?就是在这样一个个无比具体的时间点,处理一件件无比具体的事情之中成长的。也许此时此刻你只觉得这件事情给自己带来了无尽的麻烦,但当你完成了这些事情,顺利度过了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期,你的成长也就如此发生了。
摘自: 罗辑思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