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21637阅读
  • 0回复

微信扫一扫分享精彩

分享到

 

靖西市禄峒镇思侯村驻村工作队员梁克莽—复垦地上的“管家”
发于2020-12-08 我有话说评论

秋风起,湖面微微泛着涟漪。梁克莽熟练地抛洒饲料,湖里鱼儿欢快地跳跃着,远方一轮红日偏西。

靖西市禄峒镇思侯村驻村工作队员梁克莽—复垦地上的“管家” - 靖西网

梁克莽将饲料投入示范基地的湖中喂鱼

这样略显诗意的场景,几乎每天都在思侯这片复垦地上上演。

梁克莽是靖西市纪委、监委干部,于2018年4月到思侯村驻村,是思侯村种养结合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基地的参与者、推动者,也是乡亲们眼中这片复垦地上的“管家”。

初到思侯村,梁克莽的心情一度比较低落。这里是深度贫困村、铝矿区,大量的土地被矿山征用,想干出成绩还真是有点难。

驻村后没几天,第一书记黄欣给大家抛出了一个问题:能不能把闲置复垦地作为产业发展示范基地,发展村集体经济,借地生财呢?

这个问题马上引来了村“两委”干部和群众的质疑:我做了一辈子农民,贫瘠的复垦地能种出什么东西?

“我当时马上就举手同意。第一书记有想法,后援单位有技术、有资源,为什么不干?”谈到最初参与建设示范基地时,梁克莽眼神坚定。天时地利,就看人怎么做。

他主动站出来做大家的思想工作,领着黄欣对村干部、乡贤、致富带头人等登门拜访,反复劝说;带着村干部到广西现代农业展示中心(八桂田园)、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地实地考察。最终大家认可了这个大胆的想法,并主动参与到基地建设和管理中来。

靖西市禄峒镇思侯村驻村工作队员梁克莽—复垦地上的“管家” - 靖西网
梁克莽和镇村干部在百色农业学校参观学习

复垦地上建基地,无异于白纸作画,工作千头万绪。为了提高建设进度,梁克莽动员大家住进了基地。

“条件很落后,三通一平样样没有。四块空心砖加一块木板就当床来用。晚上点蜡烛,用湖水洗澡。”黄欣永远不会忘记梁克莽给他的全力支持。

两块砖头架起一口铁锅,梁克莽顶着烈日挥舞锅铲,很快就做好午饭。时任思侯村驻村工作队员黄义香回忆,“菜很简单,但大家吃得很开心”。

经过两年多的努力,思侯村走出了利用洼地蓄水养鱼、水面养殖大麻鸭、蛳头鹅,林下养殖土鸡,复垦地建大棚,鸡粪、鸭粪、鱼塘肥水、牧草循环利用的特色循环农业新路子,思侯村示范基地成为百色市唯一入选自治区“坚持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案例”的示范基地。

靖西市禄峒镇思侯村驻村工作队员梁克莽—复垦地上的“管家” - 靖西网

梁克莽跟第一书记黄欣查看复垦地沃柑长势

卖鸭收入、卖鱼收入、化肥支出、饲料支出……梁克莽一笔笔登记,如数家珍。一笔笔收入,让这个曾经的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富了起来。截至2020年10月,思侯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50万元,纯收入突破8.6万元。

“莽哥做事很细心,我对他很放心。他给予了我极大的支持。”黄欣总是喜欢把这句话挂在嘴边。

黄欣不会说本地话,平时跟群众沟通交流有一定的阻碍。梁克莽对这个“外来户”格外关照,一直跟在旁边当向导、当翻译。

过节黄欣不回老家,他就邀请黄欣到家里做客。周末黄欣不回家,他也留下来陪着。

“书记都不回去,我作为队员怎么敢回去。”梁克莽调侃。其实,黄欣知道“莽哥”是不想让自己一个人呆在村里。无声的陪伴最真诚。

建基地、搞扶贫,卖鸡卖鸭,安排工作队饮食起居,解决群众的困难……随着时间的推移,梁克莽管得越来越“宽”。

一天深夜,村里留守妇女周秀贵的小孩发高烧,万般焦急之下她抱着小孩子找上梁克莽。梁克莽二话不说,起床、开车,冒雨把他们母子俩送到医院,挂号、检查、办理住院手续,还垫付了医药费,走出医院时,天已经蒙蒙亮。

贫困户农梦娥没有考上高中,并且错过了中职报名时间。梁克莽了解情况后,一边做农梦娥家长的思想工作,一边联系后援单位——广西百色农业学校,协助办理入学和各项贫困生资助手续,圆了农梦娥的上学梦。

靖西市禄峒镇思侯村驻村工作队员梁克莽—复垦地上的“管家” - 靖西网

梁克莽动员留守妇女从事手工制作代工劳动

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。点滴的付出,让这位“管家”赢得了群众的赞赏,也得到了组织的肯定。2020年6月,梁克莽被评为“百色市脱贫攻坚(乡村振兴)优秀工作队员”。

今年,全村最后8户贫困户20名贫困人口进行了“双认定”,思侯村终于全面脱贫摘帽了。

每当结束一天的紧张工作,梁克莽总是喜欢到示范基地走一走。乡村美景,田园牧歌,这片复垦地见证着思侯村的巨变。在谈到未来的打算时,他说自己对这片土地感情很深,乡村振兴还想留下来接着干!

来源:靖西党建

[ 此帖被山海和柠檬在2020-12-08 11:53重新编辑 ]
快速回复
限150 字节
 
 
添 加 图 片
<--上传图片在这里,多大图片都可以!
上一个 下一个
      关闭